数据洪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英特尔在中国要做
数据洪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英特尔在中国要做三件事
2016年底到2017年初,几次参加英特尔的活动,印象最深的就是“数据洪流”四个字。基于对这四个字的深刻理解,英特尔在2016年完成了公司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转型,定位于一家数据公司。
3月31日,英特尔公司在北京举行2017中国战略分享会,主题为“The NEXT——驾驭数据洪流,共立巨浪之巅”。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阐述了英特尔的全新战略,还有来自业界的专家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,做了深入的探讨。
数据洪流:没有什么可以阻挡
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初,杨旭在多个场合演讲用到了这张PPT。这张PPT里第一张图片与后面的图片本质上完全不同:第一张图片是人上产生的数据量,从第二张图片开始,就是物上。当物品、终端接入互联之后,数据开始呈现几何形爆发。一个医院上,每天产生的数据是是3TB;如果是一个智慧工厂上,一天的数据就会达到1PB……这就是杨旭多次提到的数据洪流,已经是无法阻挡的趋势。
杨旭将数据比喻为新石油,未来的能源,“不仅是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,其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需要用创新技术与端对端深加工。英特尔将凭借独到的智能互联全栈实力释放全部创新潜能。”
如果将数据比作未来的能源----新石油,中国无疑将是拥有未来能源最丰富的国家,这也将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当前,数据洪流汹涌而来,不仅仅是量的爆炸,更是数据形态革命性的变化,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延伸。据国家发改委,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,中国的数据总量有望达到8,000EB。同时,未来数据的形态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,以及不规则维度和定制类型数据不断演进。数据驱动增长和创新,深挖数据富矿,带动经济增值,这预示着巨大的增长机会。
“以前我们想产生数据挺不容易,现在仅仅用智能拍一张照片,就能轻松地把数据从物理世界带到数字世界。而现在数据的产生是源源不断的,人本身已经没有时间和能力处理这么多数据,就必须依靠人工智能,否则就会被数据淹没。”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认为,人没有时间和能力处理这么多数据,必须依靠人工智能。要让机器以一种智能的方式对外界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反馈,要求具备三个能力:一是要有采集外界刺激的能力,要有感知的能力,二是怎么做出对外界的反馈,三是有很多好的算法。
人工智能专家邓志东教授与宋继强的观点相似,认为应对数据洪流的挑战,需要发展人工智能,而人工智能也是数据驱动的,所以数据的价值需要深入挖掘,“我有一个深刻印象,比如无人驾驶,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、摄像头以及导航数据等,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,要应对这种挑战,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。”
即将爆发:人工智能处于初级阶段
人工智能的提出已经有60年,经历了两次浪潮均以失败告终。如今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来袭。
去年阿尔法狗在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。今年,中国的两会期间,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
这一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,跟前两次本质的不同在于,数据洪流为人工智能提供丰沃的成长土壤,激发出的人工智能无限的潜力。可以说,没有大数据,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。
在数据洪流中,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广阔的前景,但是放眼当下,它究竟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?四位到场的嘉宾几乎一致认为,今年会是人工智能爆发元年,但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。
12
- 上一页 联手中国电信华为ofo基于NBIoT技术
- 下一页 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全新体系
-
海南东方通用航空机场主体工程将施工预计明
2015.12.16 -
弗格森时间变瓜帅时间补时分钟变成分钟
2015.12.16 -
能呼吸的墙面智能环保建材给力
2015.12.16 -
数据洪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英特尔在中国要做
2015.12.16